跳到主要內容區

農特產品

【農業概況】

本鎮農業耕地面積4900公頃,其中水稻田一期作約1290公頃、二期作約1250公頃。農地土壤肥沃,水利灌溉設施完善,有龍泉圳、北投新圳、茄荖媽助圳。農特產有水稻、香蕉、荔枝、葡萄、竹筍、木瓜、棗子、栗子南瓜、玫瑰、檳榔、苦茶、蜂蜜...等。

        水稻:龍泉圳、北投新圳、茄荖媽助圳及其他支圳的水利設施自清代到日治時期陸續完成興建,構成本鎮轄內完整的灌溉系統,而來自合歡山下烏溪的溪水,造就本鎮優良的稻米品質,本鎮農會亦出品台梗九號米「合歡米」的小包裝米,因受土壤厚度影響,本鎮西側(俗稱路西)加老、新豐、石川、北投、碧峰、碧洲等區域之水稻每分地產量較北勢、南埔、中原、土城等里高約2~3(百斤),一期作產量一分地最高可超過20割。水稻為本鎮最主要的作物,栽培面積則呈現緩慢的減少,部分水稻田轉作或進行輪作休耕恢復地力。而水稻除了既有優良的台南十一號、台梗九號品種,來自農試所技轉的台農77號台灣越光米則是新的優良米種,在乾淨的水源,優良的土壤栽培下,種出的米Q又好吃。

      葡萄:本鎮葡萄產區主要位於平林里,為南投縣三大產區之一,種植面積近30公頃,品種以巨峰葡萄為主,一年可收一次或二次,因品質優良,有不少比例的葡萄零售給消費者,市場接受度高,近年來受農業人口老化、缺工影響,不少葡萄田轉作香蕉、木瓜、柑橘等較易農作之作物。

       荔枝:本鎮荔枝主要產區位於平林、土城、御史等里,達400公頃,山坡地與平地均有種植,品種以黑葉為多,玉荷包、糯米(糍)種次之,其餘桂味、大粒種、玫瑰紅種等品種亦有不少,因本鎮產地一日溫差較台灣南部大,荔枝的風味比較好。每年5~6月為盛產期,因鮮果採收後不易保存,多賣給中盤商。近年來受氣候變遷影響,花芽分化期受到氣溫不夠低、寒流等因素,易導致花芽不易抽出或開花後落花不結果,另梅雨季時長時間大量降雨易導致裂果與落果,導致產量變得極不穩定。

      香蕉:主要種植於本鎮坡地地區,達200公頃,雙冬、平林、坪頂等里為主要產區,品種主要為北蕉,尚有芭蕉等品種,全年均可收成,除了部分零售外,大部分賣給中盤商或由青果社集貨送至各農產品拍賣市場。

      栗子南瓜:本鎮農民栽種栗子南瓜已有十餘年,產量品質均佳,每年農曆過年前農會舉辦的栗子南瓜全國評鑑比賽,本鎮農民均獲得優良的成績。栗子南瓜在草屯已經栽種十餘年了,早期一些核心農民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之下,引進不同品種的南瓜來試種,經過多年的嘗試與經驗的累積,終獲得適合於冬季栽種的日本北海道品種栗子南瓜,並建立起栽種流程等相關技術,種植面積開始慢慢擴大,現已達25公頃以上。本鎮農會每年農曆過年前舉辦全國栗南瓜品質評鑑比賽,顯示草屯生產的栗子南瓜不但重質又重量,打響「草屯-栗南瓜的故鄉」的稱號。栗子南瓜主要產區在中原、北勢、南埔、土城、坪頂、碧峰等里,因批發市場上的價格偏低,大部分的栗子南瓜由農民自產自銷,因品質佳,常供不應求,另主要收成時間在農曆過年前,適合當農產品伴手禮。

       苦茶:本鎮早在2~30年前就曾推廣種植苦茶樹,但因產銷不是那麼順暢,後來僅存幾公頃的零星種植。103年起,政府開始推動檳榔廢園轉作,公所趁勢大力宣傳,獲得許多農民響應,畢竟檳榔的收益不是那麼好,鎮農會亦同時成立草屯鎮特用作物(苦茶)第二班,接續輔導農民種植,種植面積已超過20公頃,因苦茶需栽種5年以上才達到生產苦茶籽榨油的規模,因此產量在逐步增加中。本鎮的苦茶產業在草屯鎮民代表會洪坤助主席、台大農業博士賴敏男博士及公所、農會協助,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與茶葉改良場長年的技術指導之下,108年全國農業產銷班評鑑,獲得『全國優良農業產銷班』的殊榮,這可是本鎮農會成立百年以來第一次輔導的產銷班獲得這樣的成績,優質的苦茶油讓本鎮優良農產品再添一寶。

 

:::
回最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