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草屯沿革

草屯鎮舊名草鞋墩,昔時因盛產草鞋而聞名;本鎮位居南投縣交通要衝,境內山明水秀,氣侯溫和,物產富饒,民風樸實。茲簡介本鎮概況如下:

草鞋墩的形狀【自然環境】
  
草屯鎮東西細長,南北狹窄,北隔烏溪與台中市霧峰區相望,東與國姓鄉毗鄰,南與南投市、中寮鄉相連,西與彰化縣芬園鄉連接,幾似一橫置矩形。境內無高山,一年四季氣候溫和,無季節風。位置東經一二O度三七分四五秒 ─ 一二O度四九分四二秒
北緯二三度五六分四八秒 ─ 二四度O一分一九秒
面積
一O四.O三二七平方公里

【沿革】
  草屯鎮往昔為洪雅平埔族(Hoamya)、阿里坤支族(Arikun)、北投社(Tausabata)之領域。漢人在鎮域具有規模之拓墾,肇始於入清之後。以洪、李、林、簡四大姓族人為主流。其開墾之方向,大約自西向東,概溯溪谷而上。日据初期分草鞋墩區、新庄區、土城區,民國二十七年升格為草屯街,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改為草屯鎮。

台灣光復後,草屯鎮因位於南投縣出入門戶,交通便利,且物產豐富,適宜居家,人口大量湧入,各族群相處融洽,心手相連,共同為創造美麗家園而打拼,造福桑梓。

:::
回最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