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早草屯鎮
一是認為明末鄭成功率軍征番,駐軍於此,兵士丟棄舊草鞋成堆,故名
一是鄭經說,然有以國姓即鄭經一說,即因鄭經所征斗尾龍岸番,伊能嘉矩認為可能是北港溪上游之泰雅族;連雅堂認為大甲溪以北生番等,迄今不明其社址,故此說缺乏確鑿史證。
一是乾隆末年的抗清領袖林爽文,兵敗退入內山時,途經此地,因黨眾棄置草鞋而得名。
一是挑夫、商旅說,凡乾嘉年間,入墾土城平原者;道光至日據初,往返埔里盆地之商旅、挑夫,莫不以草屯為出入要道。因在此休憩、補給、換草鞋,以其成墩故名。
以上四說棄草鞋成墩一點,完全一致,不同點即棄者。前三者有時間之約束,(1)(2)應在永曆年間,(3)應在乾隆五十三年,(4)上從漢人入墾以來即發生,下至日據初期依舊發生,且更頻繁,上可追溯至清初,下限可延至光緒末年,故以第四說最為合理。
此外,在劉枝萬先生所著的「南投縣地名考」則說是:「相傳林爽文發動武力抗清,節節敗績,途經此地,遺棄草鞋,因草鞋堆積,故名。但是此說未免牽強附會,林爽文敗退途經此地,雖似入山北路要口,入山者多於此換草鞋而得名亦未可知,此事於日治初期猶然。」(見《南投文獻叢輯》)
然而在民間傳說中,早年都稱率軍入草屯者為「鄭國姓」,因此才引起後人的望文生義,逕指為鄭成功。可能又有人認為鄭成功不可能率軍到草屯,於是將林爽文也扯入此事。其實鄭經不僅嗣乃父延平郡王的封爵,且基於子承父姓的理由,當然也可名正言順的稱為鄭國姓。
由於鄭經確曾在永曆二十四年率軍北征,故本省中北部有關鄭國姓或國姓爺的傳說、史蹟(如鶯歌石、劍潭、鐵砧山、國姓井…等),實際上都是因鄭經而起,草鞋墩的駐兵棄鞋之說,自不例外 再加上,《清代大租調查書》第三冊收錄有乾隆二十三年九明古契,為「北投社番大眉」,將「座落土名草鞋墩」的「埔園一坵」,杜賣給漢人簡福生。根據此古契,很明顯的,林爽文之說就無法成立了,當然清末的挑夫之說更是風馬牛不相及了。由於這一古契的發現,在謬說紛云的今日,頗有撥雲見日的作用,就更加讓人相信了。